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社會心理學
SOCIAL PSYCHOLOGY 
開課學期
98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工作學系  
授課教師
傅從喜 
課號
SW1006 
課程識別碼
310 123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社103 
備註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6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82socialpsy_fu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社會心理學主要在探討個人的思考、感覺與行動如何受他人所影響。一般將社會心理學的領域分為個人、人際與團體等三個層次。本課程將依循這樣的層次區分,系統性地介紹並討論各個領域的主要社會心理學議題。

由於本課程是以社會工作學系學生為授課對象,故除了社會心理學核心必要的內容介紹外,本課程也特別強調社會心理學在社會工作領域的應用。社會心理學中的重要概念,如刻板印象、污名(烙印)、自尊、歸因、助人行為、態度、溝通等等,都與社會工作直接服務實務有高度的關連性。此外,社會心理學觀點對於壓力、服從、團體歷程、組織文化、性別角色等議題的解析,也都有助於吾人瞭解在社會工作機構中任職的實務工作者之處境。

本課程也將盡可能把一些當前重要的社會現象帶入課堂討論,尤其是同為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工作領域所共同關注的議題,包括自殺、家庭暴力、兒童虐待、青少年非行、親職角色、婚育態度等。
 

課程目標
使修課學生能:
1.瞭解社會心理學的內涵、核心概念與主要觀點
2.將課堂知識運用於日常活中,具備以社會心理學知識解析個人的思考與行為之初步能力
3.瞭解社會心理學與社會工作實務的關連性,學習運用社會心理學知識解析相關的社會工作議題。
 
課程要求
1.依學校排定日期舉行期中考與期末考
2.上課無法出席者,請以email向授課教師請假,無須註明理由。
3.作業遲交者,遲交一天以內者扣該項成績10%;之後每多遲一天多扣該項成績20%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 備註: 可用email或直接到教師研究室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暫訂:陳皎眉等(2009),「社會心理學」,雙葉書廊
將於開學第一堂課說明指定讀物之使用規畫,不建議同學於開學前先行自行購買
 
參考書目
1.呂以榮,2006,老、中、青三代對老人刻板印象之調查--以臺南市為例,臺灣老人保健學刊,2(2):90-104
2.陳皎眉、孫旻暐,2006,從性別刻板印象威脅談學業表現上的性別差異,教育研究月刊,147:19-30
3.張作貞,2008,精神疾病烙印及抗烙印行動之對話,東吳社會工作學報,18:135-156
4.唐宜楨、吳慧菁,2008,精神疾患污名化與去污名化之初探,身心障礙研究,6(3):175-196
5.鍾昭瑛、許文耀,2008,性犯罪者「自負特質」與攻擊行為及自我控制的關係,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,4(2):31-47
6.吳啟安,2008,非本國籍配偶家庭暴力加害人暴力行為成因探討--以雲林縣為例,警學叢刊,38(6):133-160
7.李宗派,2005,溝通技巧:如何與老人失智症者保持和諧之關係,臺灣老人保健學刊,1(2):1-14
8.李宗芹,2000,非語言溝通:從動作分析看臺灣政治人物之身體表達,藝術評論,11:267-294
9.陸洛、高旭繁,2009,臺灣民衆對老人的態度:量表發展與信效度初探,教育與心理研究,32(1):147-171
10.王雅各,1998,大學學生社團中男性社員的性別意識及其影響,本土心理學研究,9:245-277
11.鄭怡世,2001,個人捐款行為分析--從「大臺北地區民眾捐款行為分析」調查報告談起,社會工作學刊,7:100-131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中考 
35% 
 
2. 
期末考 
40% 
 
3. 
書面作業與參與討論 
25% 
將指定4-5次小型作業,需繳交書面作業並參與課堂討論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6週
6/09  課程總整理 
第17週
6/16  端午節放假 
第18週
6/23  期末考試